首先,我们将讨论宣传中“消灭”独立旅混入第四旅的情况。100团战役的进攻主线是位于山西省的正泰铁路(石太线,日军又称石太线)。独立和混合的第四旅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卫。百团大战第一次进攻后,大队大部分兵力遭到八路军的攻击,互不支援,只好自卫。
8月20日至12月3日,战死276人,其中8月60人,9月142人,10月62人,11月8人,12月4人。根据日本军队的死亡统计,死者的名字可以说是最准确的。由此可见,即使遭受了最严重的损失,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独立混合四旅战斗中的死亡人数也不到300人。特别是9月,129师第二次战役发动的玉辽战役,主要针对辽县玉树,也是第四旅第十三独立步兵旅的警戒区。玉树护卫队的97名队员损失惨重。大多数日本士兵在战斗中丧生,只有10多人在夜间突破了围困。这也是独立混合四旅9月份战死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到10月,日军已将各种混合兵力调到独立混合第四旅指挥部,对根据地进行了扫荡行动。这些混合部队中的大多数不是旅的部队,所谓的损失也不包括在旅的死亡名单中。
例如,官家院地区的冈崎支队受损严重。虽然当时该支队由独立第四旅指挥,但该支队所属的三个步兵中队由37个师组成的中队、独立第九旅所属的中队、独立第四旅所属的中队组成。第八旅,独立第四旅独立步兵12旅所属中队,独立第九旅山地炮兵。冈崎武史(Takeshi Okazaki)是226个联合旅的参谋长,并非仅第四旅的军官。根据四个旅后来提供的详细战斗报告,旅的人数是535人。10月19日至11月14日,共有40人死亡,61人死亡,123人受伤,2人失踪。伤亡人数达到35%,损失巨大。
第三十七师、第三十七团战斗死者名单
除独立混入第四旅外,排名下降应被视为第二旅损失最大。在宣传中,有人提到“旅中伤亡人数超过一半”。百团大战第二阶段,金岔吉军区集结主力,摧毁了涟源与灵丘之间的公里数,夺取了两个城市(主要是涟源)。负责警察工作的涟源县在第二旅第四独立步兵旅损失最大。著名的东团堡和三家村就在这一阶段。许多战争史都提到护卫队是一个由日本军士指导的旅,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在独立的混合旅中,没有军士指导的旅。只有在华北军的直接控制下,才有一个步兵中士候补旅。但是每个旅都会有一些下士在旅中待命。事实上,第四中队负责这个要塞。上尉叫出中尉。从22日晚上到25日下午,国防部一直在抵抗。最后,35人死亡,26人受伤。井队长带着所有重伤的人出去放火。战后,旅长小泉纯一郎因为写了《东团堡日军护卫长恨歌》而苦恼,这首歌本来是为了赞美日本法西斯的美德,但也很悲惨。根据华北军医部的调查报告,8月至12月战争死亡总人数为162人,4人,3人,170人,9月死亡162人。在战斗中丧生的162人大部分来自第四大独立步兵部队。
看看日军的两个特别单位,我们来谈谈百团战争时期华北日军的总数。日本军队华北前线有两份统计报告。一份是文件编号C07092284000,“死亡、疾病、死亡、创伤和大陆返回问卷”,一份是“昭和1月15日至3月16日”的表格。
***16,4月11日,“前线司令部北支”文件号:C11111492900。
这两份报告中负责统计的部门略有不同。一是华北军医部统计,二是指挥部根据各单位报告统计。虽然每个月的具体数字存在一定差异,但根据百团战争期间(8-11月)的总数字,军事医疗部门记录的总伤亡人数为:2010年,伤亡人数为3359人。指挥部记录的总伤亡人数为1812人,伤亡人数为3098人,两次报告的总伤亡人数为35359人。差别约为500人,特别战争死亡人数的差别约为198人。相差10%左右,不是特别大。结果表明,这两个数字,特别是军医部门的数字,是相对可靠的。
从这两份统计报告也可以看出,1940年9月,华北日军战死伤亡人数明显高于下半年其他月份,表明八路军发动的进攻九月份前后,军队对华北日军进行了重大打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也证实了日本战争史上的记载,“这次袭击对我军来说是完全出乎意料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事实上,百团战争的主要焦点是攻击日本的交通路线和地雷,而不是摧毁日本的战斗部队。石台铁路的破坏极其严重,其规模难以描述。敌人(八路军)使用爆炸、燃烧和摧毁方法,试图彻底摧毁桥梁、铁路、通信网络和火车站设施等重要技术设备。”日军在华北掠夺重要煤炭资源的金龙煤矿新旧两个矿井,被八路军占领并摧毁。原来,京龙煤矿为东北地区的炼钢提供煤炭,而这三个煤矿中最重要的新矿受损最严重,至少半年不能生产煤炭。对于那些急于掠夺华北资源发动战争的侵略者来说,这样的破坏和攻击就像在他们大腿上割肉一样痛苦。
正是由于百团战争对侵略者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方面军把主要矛头集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部队和后方根据地上。41年来,抗日斗争在敌后进入了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