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见好月,万里见明时",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很快将迎来中秋节,今年中秋节的放假时间为9月15日至17日,调休共放假3天,9月14日(周六)正常上班,这样我们有一个3天的小长假,对于想要回老家过节的人来说要早做安排了。
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在中秋节这天无论人们身处何方,无论人们工作多么忙碌,无论人们学业多么繁重,人们都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秋分祭月,《周礼》记载:"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说的就是古代的天子要在春分当天祭拜太阳,在秋分当天祭拜月亮,由于秋分这天不一定能看到月亮,就算有月亮也并不一定是满月,因此后人把秋分祭月的时间改到了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正值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中秋节"。
唐朝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官方认定全国性节日,中秋赏月的风俗已经非常流行。而到了北宋时期,文学作品中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记载,中秋节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节令食品。
中秋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八月中旬正值秋粮成熟之际,因此这个时候农民会特别关注天气的变化,在我国农村就有句老话叫"不怕中秋晴,就怕中秋淋",那么中秋节下雨有啥预兆?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咋说。
中秋雨纷纷,秋季寒如冬
这句农谚从字面意思来看,大意是说,如果中秋节这天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年的秋天会非常寒冷,如同冬天一般。
秋天寒冷雨水多虽然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一定不便,但对于农作物来说却有一定好处。适量的雨水可以为土壤补充水分,有利于秋播作物的生长。像农谚"秋雨贵如油"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中秋月当空,九九艳阳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中秋节这天是个大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天气会比较晴朗,气温较高。即使到了重阳节前后,也依然会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九九艳阳天意味着秋高气爽,但对于一些需要水分的农作物来说可能不利。因为持续的晴天会使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可能导致农作物缺水。
三、中秋云遮月,秋雨下不停
这句农谚的意思和第一句类似,意思是说,如果中秋节这天天空被云层遮住,看不到月亮的话,那么就预示着秋天会有较多的雨水。
类似的农谚还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表达的意思相近,也是说中秋节这天的天气状况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产生影响。
总之,从上面的农谚来看,如果中秋节这天下雨或者云遮月的话,则预示着当年的秋天会比较寒冷,雨水较多,是个凉秋。相反,如果中秋节这天是个晴天的话,则预示着当年的秋天大概率会是个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