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是哪一个朝代划分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但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周代没有徐州和梁州。
九州朝代顺序1、九州朝代更替表
燹(xian)—晁(chao)—胤(yin)—贲(ben—晟(sheng)—徵(zhi)—昕(xin)
第一个王朝是燹,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具体情况不详,存续约350年。
第二个王朝是晁,存续约540年,是九州信史的开始。晁高帝将全部领土分为九个州,这是这个世界被称为“九州”的由来。晁朝末期,由于云望运河开凿引起海水倒灌,原本连在一起的九州大陆被内海分隔为东陆、西陆和北陆。《朱颜记》、《青蘅传》故事发生在晁朝初期。
第三个王朝是贲,存续约400年。
第四个王朝是胤,存续约770年。胤朝帝姓为白姓,开国皇帝为胤始帝白胤。《白雀神龟》故事发生在胤朝中晚期,《缥缈录》《旅人》《羽传说》《风起云落》故事发生在胤末。
第五个王朝是燮,存续约120年。燮朝帝姓为姬姓,开国皇帝为羽烈王姬野。传说中的《九州·捭阖录》发生在燮末。
第六个王朝是晟,存续约300年。晟朝帝姓亦为姬姓,开国皇帝为姬野的后人姬云烈(因姬野将皇位传给其弟姬昌夜,所以燮朝皇位是由昌夜一支继承的,至姬云烈,姬野一支重新夺回帝位),故晟亦称“后燮”。《锁河山》故事发生在晟末。
第七个王朝是端,存续约300年。端朝帝姓为牧云,开国皇帝为端太祖牧云雄疆。《海上牧云记》故事发生在端末。
第八个王朝是徵,存续时间超过600年。徵朝帝姓为褚姓,开国皇帝为褚荆。《斛珠夫人》、《缬罗》故事发生在徵中后期。
第九个王朝是昕?好像是在多事的《跋涉》中有提到,具体未知。
九州是哪个朝代划分的九州是哪个朝代的称呼?大家有了解过么?下面跟着我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九州,又名神州、十二州,是中国汉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至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
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汉民族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了战国末年在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汉朝将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共同称为“诸夏” 。
汉代以后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九州等同于汉地 。又有“东夏” 、“南夏” 、“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其代指的地理范围自汉武帝以后民国以前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个地理范围等同于汉地。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 ,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其范围一直稳定至1912年才发生变化,渐渐演变及奠定为今日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中国。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又有 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词。九州区域于不同时期其范围划分也不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其中冀州的范围极大,按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即并州、幽州、营州是由冀州所分出来的,加上原来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时又被称为十二州。
以上就是关于九州朝代顺序,九州是哪一个朝代划分的全部内容,以及九州是哪一个朝代划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推酷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